顺应天时调阴阳,养生有道护身心。
由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广东发布和广东省中医院联合
推出的《得闲养生》栏目,
解锁全年节气养生秘笈,
让你健康一整年。
2025年5月5日迎来立夏节气。在这个时节,更容易出现血压心率波动和睡眠异常,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守护心血管健康?本期,由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邹旭带您解锁中医的养生智慧——“三防三护”养生法,助您祛湿护心,安稳入夏!
立夏“三防”原则,躲开湿热“陷阱”
1.防空调直吹
立夏时节湿热难耐,但空调温度过低或直吹皮肤会导致血管快速收缩扩张,诱发血压波动、胸闷心悸。建议空调调至26-28℃,在肩颈、胸腹部盖上薄毯保护,避免“温差刺客”偷袭。
2.防贪凉饮冰
冰奶茶、冻啤酒看似解暑,实则损伤脾胃阳气,加重湿气内滞,血液黏稠度飙升,冷热刺激,心率血压发生波动。此类脾虚湿重的人群可以改喝常温五指毛桃水或冬瓜茶,解暑不伤身。
3.防熬夜爆肝
夏季心火本易亢盛,熬夜、吃宵夜(尤其烧烤、麻辣火锅)会火上浇油,使得睡眠出现异常,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应当晚11点前入睡,对于这类心火易旺盛的人群睡前可以用莲子芯3g+麦冬5g泡水喝,清心又安神。
立夏“三护”法则,强心又祛湿
1.护心药膳——木棉花祛湿汤
材料:干木棉花10g + 赤小豆30g + 茯苓15g + 陈皮1片 + 猪骨300g,加水炖煮,适合2-3人食用。
功效:木棉花清热利湿,赤小豆健脾消肿,陈皮理气,专克“湿热困心”,每周喝2-3次。
适合人群:脾胃虚弱、湿热体质人群(常感头身困重、舌苔黄腻、大便黏滞、面部油腻等)。
2.护脉妙招——草药泡脚+穴位按摩
艾草泡脚:艾叶20g + 生姜3片煮水,睡前泡15分钟,驱寒湿、通血脉,胜过吃补药。
睡前按摩劳宫穴:位于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即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所对处。每次按压3分钟(酸胀感为佳),缓解心慌胸闷。
3.护神秘诀——午睡养心+八段锦活血
午睡养心经:11:00-13:00为心经当令,闭目养神15分钟,助心神归位,工作效率翻倍。
晨练八段锦:重点练“双手托天理三焦”、“摇头摆尾去心火” ,借助日照温煦身体,升阳祛湿,气血通畅。锻炼时长以15~20分钟为宜,做完以后,身体微微汗出即可。
立夏后阳气旺盛,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立夏时节饮食要遵循哪些原则?
初夏如何去暑湿、健脾胃?
立夏之后按揉哪些穴位补阳气?
……
一年有四时变化,有24个节气的更替,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气候,这些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系列,是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知名中医专家,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通过防病调理、饮食养生、运动按摩等,调整人体节律,平衡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应,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想了解更多立夏养生知识,请点击查看《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立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