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聚焦美丽新消费 共话行业新发展”专场座谈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柯勤飞分享了关于国潮消费趋势下,化妆品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持续挖掘文化潜力,促进国潮消费进一步提升的建议。
“当前,消费者愿意为兼具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的化妆品买单,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并存的格局,这为众多有特色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柯勤飞认为,当前行业机遇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认同,即我国年轻消费者对本土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及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中国文化热,让国潮逐渐成为中国消费者一种身份认同的符号。二是政策和市场环境支持、鼓励本土品牌的创新。三是细分赛道与技术创新,例如草本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正在填补国际品牌没有覆盖到的“东方功效”需求。
“在面临上述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化妆品品牌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柯勤飞认为,首先是国际品牌的本土化,即国际品牌用本土化方案来拓展市场;其次是传统文化符号的浅层应用及同质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译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再次是技术与供应链的短板依然存在,部分高品质原料依赖进口。
在国潮文化热中保持长期竞争力,具体有哪些路径?柯勤飞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量:一是“文化引导,焕新价值体系”,要从文化符号到价值体系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美学哲学,重视内涵的提炼以及叙事创新;二是“科技赋能,提升产品品质”,如在新原料上聚焦中国特色的植物提取与合成生物原料,同时在人工智能方面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创新;三是“健康导向,强调人本需求”,例如以芳香与健康双导向的理念来发展技术、打造产品;四是“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化妆品行业需要秉持更加绿色生态的理念来推动产品技术与成分的研发应用。(何垚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