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在北京举行。在“深化体医融合 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专场座谈上,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梁辰围绕慢性病预防、深化体医融合等话题建言献策。
体医融合是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梁辰认为,运动在促进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全方位、全周期的重要作用。从青少年时期助力身体素质提升与生长发育,到成年期维持身体机能和健康活力,再到老年期预防因衰老引发的身体机能衰退、延长寿命,运动的预防和康复作用贯穿人生各个阶段。在心理和精神健康领域,运动对于抑郁、焦虑、阿尔茨海默症,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也有着显著的预防和康复作用。
谈及国家体育总局运医所深化体医融合的相关实践,梁辰分享道:“近十年,我们专注运动处方库工作。针对慢性病开设运动处方门诊,每年为上万患者服务;在青少年脊柱健康方面,相关知识已在全国20多个地区普及,惠及上千万人。我们还于2020年搭建了慢性病运动干预中心平台。此外,2023年申请的行业标准预计将于今年发布。”
谈到如何科学减重,梁辰从三个维度解释说:“在饮食方面,限制热量的平衡膳食、地中海饮食、轻断食等模式可参考,但要结合自身情况咨询营养科;在运动方面,建议肥胖或超重人群每周进行150 - 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配合两到三次抗阻运动,且运动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在政策方面,需多部门协作推进体重管理。”同时她表示,舆论应正确引导监督,宣传科学减重理念和方法。国家体育总局运医所也将持续科普,助力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