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制定健康学校标准,开展健康学校建设。2022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健康学校建设计划》),通知强调要加快学校健康促进的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健康学校建设模式。自相关政策发布以来,全国各地学校在“健康学校”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一批教育领域工作者也通过实践研究为“健康学校”建设出谋划策。近日,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全国健康学校建设专家组负责人、“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管理和质量监测”项目负责人马迎华分享了“健康学校”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健康学校,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责任。”马迎华认为,健康与教育密切相关,开展学校卫生与健康事业,是对教育的一种长期投入,这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在新时代,随着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需要对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和学校卫生工作进行全面革新。通过健康学校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整合教育资源,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健康促进机制,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愿景。
开展健康学校建设 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马迎华介绍说,2023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075所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这些学校将进入为期两年的自主创建阶段。这意味着,这些学校将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传播者、践行者,助力推动全国学校健康建设。
据了解,2023年12月,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代表们讨论了他们的健康促进工作成果和经验。马迎华认为,这次会议揭示了全国健康学校建设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一是1075所健康学校将共同推进健康教育现代化,探索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二是每所学校将发展至少10个特色项目,分享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案例。三是制作一系列优秀的学生健康教育课件,涵盖课程、主题教育和健康教育活动。四是进行全员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健康教育工作者,覆盖健康教育教师、校医、学科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五是完善监测体系,建立全国健康学校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六是成立全国健康学校共建协作组,分专项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实现建设目标。七是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全球健康促进学校建设模式,为全球健康学校建设贡献中国智慧。这些目标和举措将有助于中国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的全面推进,促进全国学校健康建设的现代化,为中国和全球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开展健康学校建设 七项任务需落实
马迎华认为,开展好健康学校建设,要依据以下七项目标任务:
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将健康促进工作融入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社会实践各环节。对此,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提出了“健康、乐学、发展”的目标,通过各种健康工程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制定了一套弹性课程,确保每个学生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户外活动。此外,通过一对多的导师机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健全学校健康治理体系
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线,将促进学生健康作为学校办学基本任务,融入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和建设项目。对此,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围绕健康学校的目标,成立了7个专项工作组,并建立了质量监测机制,确保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质量都符合健康学校的要求。
第三,提升全体学生健康素养
以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为导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观念、获取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尊崇健康文化风尚,走好健康成长之路。对此,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通过三个“充分”来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让学生充分活动、充分表达和充分思考。通过调整课程安排,确保学生每天有2至3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并延长体育课时间。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人际交流能力。
第四,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为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内容体系,鼓励共建共享学校健康教育资源库,建设健康教育教师教学工具库。对此,北京十一学校顺义学校初中部建立了包括通识课程、饮食健康课、心理健康课程在内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同时邀请专家进校园,讲授各种健康知识,并开设了中医、武术等特色课程。
第五,建立健康监测评价机制
以解决制约学生健康的影响因素和重点问题为基础,建立学生健康监测预警机制和数据库,科学、规范、有效管理应用学生健康信息。对此,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通过引入智慧体测系统,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此外,还建立了学生个性档案,让家长和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第六,增强校园健康服务能力
以维护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为目的,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对此,陕西师范大学创建了一个“一体、五维、多翼”的健康学校建设范式,从多个角度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心理服务和体育服务相结合,并从饮食卫生、安全教育、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支持。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字校园建设已经覆盖全校,安装管人脸识别智慧门禁、智慧饭堂消费系统、智慧跑步系统;开发校园管理平台、实现家校互通管理“校园企业微信”等应用,实现校园数字化管理。
第七,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
以增进学生福祉为中心,实行学生健康清单管理制度,着力以执行“健康促进清单”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的环境,着力以消除“健康不利清单”化解不利于学生健康的因素。对此,第九师小白杨中学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童趣和安全的校园环境,在校园内设置了生态园、书法教室、室外阅读角等景观,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成长。
马迎华认为,结合相关学校开展的实践案例案例分享,具体化这些目标任务,可以为健康学校建设提供参考和示范。
“健康学校建设不只是一项教育改革,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和福祉。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通过创新和实践,为其他学校提供经验和指导,共同推动全国健康学校的建设。”马迎华建议,要成功推进健康学校建设,学校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填好一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明确每个任务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成果。“任务书”是让健康学校建设有行动目标,有行动规划,有预期效果的一种设计;由若干任务清单组成,包含“具体要完成什么工作”“参考了哪些政策/标准”“完成工作需要用到什么资源”“负责人是谁”“时间如何安排”“预期成果是什么”“如何推广、辐射到其他学校和地区”等内容。
“‘任务书’不只是一份策划案,更是一份成绩单,是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在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周期内的成长性经历、标志性成果、示范性经验、长效性机制以及社会性效应等的综合体现。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确保健康学校的建设可以持续发展。”马迎华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