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服务平台
孔灵芝:提升科普传播能力 让科普创作出“新意”
人民健康
2024-03-14 10:43:28
30784

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4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专场座谈上,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负责人孔灵芝认为,各种各样的科普形式,有利于促进科普知识的深化和理解,应加强科普传播主体的筛选和监管,提升科普传播能力。

孔灵芝介绍,自2008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发布以来,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从2012年的8.8%增长到2022年的27.78%,尽管进步显著,但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不同健康素养之间的水平差异,仍需关注。

在谈到健康科普的多元化现象时,孔灵芝认为,目前各种各样的科普形式,有利于促进科普知识的深化和理解,能够让大家多角度、多维度理解健康知识,同时也有利于科普创新,能够产生更多形式、内容方法的创新,会促进健康知识进一步的普及。与此同时,信息过载、错误信息的传播等问题亟待解决,应加强科普传播主体的筛选和监管,提升科普传播能力。

如何在海量的科普创作中做出“新意”?孔灵芝介绍,一是选题要科学,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能够回应老百姓的关切;二是创作手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形式;三是表现形式,能够把要说的意思通过很好的形式表达出来,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

在座谈的最后,孔灵芝说,健康城市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然、文化特色。健康城市的建设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这需要我们从知识、行为、技能等多方面入手。(权娟)

责任编辑:徐顺利
健康科普虚假信息举报邮箱:health@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