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早餐店、街头的咖啡馆、夜市的小商摊……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的“神经末梢”,一头连着人间烟火,一头连着百姓生计。为增添个体工商户发展活力,海宁市税务局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精准落实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切实推动税惠红利“稳落袋”,助力个体工商户“小个体”焕发“大能量”。
真情服务 村落小店经济“旺”起来
饱含童趣的滑梯、绿树环抱的建筑、干净整齐的村道,一步一景重新排列起乡村的“现代拼图”……在钱塘江北岸,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丰富乡村游业态,打造美丽乡村靓丽“名片”,绘就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生态美卷”。
村口桥头上,一间白墙咖啡馆映入眼帘,碰撞出新业态与古村落间的别样火花。咖啡馆老板徐群亚是一位“80后”返乡创客,“一天光是奶茶和果汁就能卖200多杯,比起城里的咖啡馆,我们一点也不逊色。”徐群亚笑着说,“我们这些小店大多都是家庭经营,没有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税务干部经常上门为我们讲解政策、辅导开票操作,消除了我们涉税事项办理的顾虑,真的很暖心。”
为帮助个体工商户“轻装前行”,点燃村落小店经济,海宁市税务局成立小店定点服务队,以“线上推送+线下宣讲”方式宣传辅导最新税费优惠政策、解答纳税人缴费人涉税疑难,解决个体工商户大多没有配备专业财务人员等难点问题,让纳税人缴费人切实享受税惠政策的“甜”、体验便民办税的“暖”。
春风赋能 糕点手艺传承“活”起来
在海宁寻常百姓家,热气腾腾的早餐桌上,经常会看到一道美食,也是海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那就是“堰兢糕”,吃下去满嘴飘香。然而,这门手艺需要纯手工且工艺复杂,随着西式糕点的引入和工业技术的创新,传统糕点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在盐官镇,有一家央视打卡过的海宁市盐官镇郑元记糕点生意却格外红火。
“近年来,税费优惠力度不断加大,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网上办’‘掌上办’让我们办税非常方便。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配备有办税自助终端,‘家门口’的办税体验很舒心。”郑元记90后老板郑岐鹏满脸笑意地说,“税务干部经常为我们宣传辅导税费优惠政策,第一时间解决我们的涉税疑难问题,增强了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技艺的信心。”
据悉,海宁市税务局依托在全市12个乡镇155个村(社区)布点的政务“潮晓云”自助终端,实现窗口前移、服务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理涉税业务。同时,积极探索与农商行、邮储等部门的合作机制,设立“税银合作服务站”“税邮E站便民服务点”,进一步打造便捷智能“办税圈”,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我从事的是管道安装服务,根据最新政策,今年上半年,我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近2万元,节省下来的资金我想用来招新工人,扩大点规模。”海宁市海洲街道千毅管道安装服务部老板陈国平说,“税务干部第一时间告诉我有关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政策,让我创业的底气和信心更足了。”
为落实落细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海宁市税务局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通过浙江税务征纳沟通平台、线下走访等将政策内容、享受条件、优惠时间等“打包”推送到户、服务到人,精准聚焦个体工商户需求,及时回应纳税人缴费人涉税诉求,切实提升个体工商户税费政策知晓率、涉税诉求响应率。
“接下来,海宁市税务局将持续聚焦个体工商户需求,常态化、精细化推进个体工商户税务服务,助力税费优惠快速落地,焕发个体工商户发展‘新活力’”海宁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