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服务平台
上海博斯腾:守护记忆,用数字疗法构建痴呆防治网络
人民网-人民健康
2023-08-24 13:53:23
16969

一、案例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认知障碍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指出,我国65岁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达5.56%,而在痴呆确诊前的阶段,约有1/4的老年人群具有认知障碍风险。

2019年,上海率先开展了四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建设项目,随后杭州、成都等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2023年国家卫健委在《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提出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定期随访的“三早一定”目标。此外,国家卫健委《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提出公众知晓率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双“80%”目标。

借助数字化技术能够将早期诊断和科学干预的专业化能力延伸到病前和院外,触达更广泛的老年人群,构建更加完善、更广覆盖、更有效果的痴呆防治网络。

二、实施内容

博斯腾自主研发的认知功能评估和训练软件已获批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能够实现更加精准、便捷、普惠的早期筛查,和更加科学、系统、有效的早期干预。在痴呆防治网络的构建中,公司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引导,以用户痛点为着力点,搭建起以“科普-筛查-诊断-干预-随访”为闭环,以“预防式医疗”为核心理念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依托严肃医疗内核和数字化运营能力,博斯腾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支付宝生活号等多平台统一输出高质量、高兴趣的【科普宣教】内容,包括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形式,实现大范围的认知知识科普,提高老年人知晓率、关注度;基于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的【早期筛查】产品颠覆传统线下筛查不客观、不准确、难普及的问题,实现老年人群的居家自测;日常可居家使用的个性化多维认知康复系统实现认知风险人群的【早期干预】,解决传统干预方式不科学、不具象、难坚持的问题,切实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延缓和防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集患者教育、随访就医、数据服务、人文关怀四位一体的【患者管理】,在解决依从度问题的同时给予老年人全年陪伴,实现既有效又有用、既有专业度又有温度的全病程解决方案。

目前,博斯腾在上海、成都、厦门等地约有50个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形成关注、关心、关爱认知障碍老人及其家庭的友好社会氛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明星标杆案例中,除应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全流程解决方案外,还定制研发了“陆家嘴记忆通小程序”和区域认知风险数据驾驶舱,开辟街道“记忆角”等社区服务场景,接入区域医联体和社区养老服务点位,完成科普宣教、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和平台建设等一揽子重要工作,实现科普入驻社区、疾病居家管理、就医线上指引,串联起社区、居家、医院全场景。

此外,博斯腾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老年康复工程——守护记忆”“智龄行动——全国老年脑健康工程”等公益项目,在全国各省市社区、老年大学、老年活动团体等场景开展认知障碍早期风险宣教、筛查和干预工作。

三、案例成果

当前,博斯腾依托在政府、机构、医院、个人端的共同发力,已有超过1800万用户和100多个合作伙伴;在官方入口、互联网平台上已累计完成超1000场、10000小时的科普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300万,实现全国大范围内的认知障碍科普宣教。在线下的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中,广获各级政府领导好评,单个街道项目每年开展超50场健康教育活动,并为数千位社区老年人提供认知风险测评和后续的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服务。此外,博斯腾进行的超2000名老年人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表明,早期数字疗法干预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水平,且轻度认知障碍人群的评分提升幅度更大,真正延缓病程发展,实现用有效、有爱的数字疗法去帮助和抚慰每一位老人。

责任编辑:杨媚
健康科普虚假信息举报邮箱:health@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