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以高质量影像技术为基层健康服务提供支撑
人民网-人民健康
2023-03-14 14:13:31
8248

当前,医学影像已由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发展成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成为临床医生诊治疾病的“眼睛”。医学影像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具有重要作用。

为探讨医学影像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创新应用,带动基层影像专科发展,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之“高质量影像助力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专场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多位专家建言:要加强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与人才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影像技术为基层健康服务提供重要支撑。

新兴技术推动医学影像创新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兼放射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李真林认为,影像技术与人工智能有机结合,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更新迭代,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有针对性、选择性的检查。目前,伴随医学影像技术迅速发展,检查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

上海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说:“新技术在逐渐改变影像行业的工作模式,医学影像学未来将随着技术的创新向院前化、精准化、智能化、临床化、网络化五个方向发展。”他认为,技术创新推动了医学影像科五个方面的发展,一是技术创新使早筛早诊能力逐渐提升;二是影像学科已逐渐为精准诊疗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三是智能化助力医学影像服务提能增效;四是影像科医生逐步走向临床;五是通过网络化让医学诊断服务逐渐摆脱时空限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及相关产业取得了重大进步。联影医疗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认为,本土医学影像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关键技术、关键能力。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持续创新,企业才能获得长远、持续发展。此外,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专科诊疗一体化已经成为重要探索方向,联影医疗也在以影像为牵引,探索重大疾病一体化精准诊疗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推动打造诊疗一体化生态。

专科建设助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医学工程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候任主委马新武认为,当前影像新技术、新设备已在不少市级医院投入并得到了应用,但在县域医院的应用仍存在不足。人工智能技术为影像诊断提供了更多信息支持,要用好医疗信息系统,依托云平台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再分析,进一步在基层推广新技术,提升基层影像诊断准确性和敏感度,助力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质量控制是影像科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制定统一质控标准,开展相关培训,注重流程控制,从而更好地推进影像诊断标准化流程落地。

刘士远说,推动县域医学影像学科高质量发展,要让基层有切实的获得感,要在帮扶政策与措施上保持连贯性与持续性。从行业角度要多组织专家参与基层培训活动,同时建设行业平台,持续开展培训教育、创新交流等工作。要动员相关企业积极参与,为基层医学影像学科人才培训和能力提升持续提供支持。

“就医学影像临床专科建设而言,应该从资源投入、临床应用、创新服务三个维度三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入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高级工程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付海鸿说,要以高质量的资源投入、高质量的临床应用、高质量的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带动县域、地市一级公立医疗机构影像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服务体系的现代化,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力争让广大的基层群众足不出县,便能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多措并举建设影像技师人才队伍

“基层医疗影像技术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医学影像人才。”李真林建议,基层影像技术团队要不断加强相关人员技术培训,搭建科研体系,重视影像技师创新发展,助力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

据了解,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对影像技师培养提出了“检查规范化、影像同质化,应用创新化、技师诊断化”的要求。“针对影像技师的‘四化’培养,联影医疗也在积极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学协会、医疗机构等开展基层影像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我们希望用三年时间来培训上千位基层影像技术人员。”张强说。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特聘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余建明说,要持之以恒地利用高质量影像助力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动态培养基层影像技术人才,搭建人才培养的网络培训,合理配置影像资源。他提出,要为基层培养“落地人才”。可以通过制定兼具标准性和通用性的操作规范,对当地重点人才开展系统化培训。“我们的规范、标准应是动态的,人才培养和培训也应该是动态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解决临床问题”。

马新武建议,上级医院可以通过制定相应对口帮扶政策,完善影像技术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对影像技术从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建立长期培训机制,着力提升基层专科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在基层诊疗、诊断出现困难时,可以利用5G手段邀请上级医院专家进行远程操作。“操作机器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上级医院示范作用,用新技术弥补人才培养‘窗口期’问题,缩短培训时间,让基层影像技术从业者可以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其他服务”。(耿亚柯)

责任编辑:牛建蕾
健康科普虚假信息举报邮箱:health@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