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5G+医疗健康应用项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大云医智慧腹膜透析”项目正式上线。这意味着,通过“武大云医”建立的医疗机构和腹透患者间的有效沟通和监控渠道,尿毒症患者在“云医”指导下居家腹透,已成为现实。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定宇
武汉市医保局副局长易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定宇、武汉市医保局副局长易涛、武汉市科技局农村与社会发展处处长王琼姣、武汉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徐国强、武汉市医保中心主任袁瑛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等出席上线仪式。专家指出,以“武大云医”为代表的互联网医院的功能拓展,有助于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服务,不仅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将为偏远地区患者带来极大便利。
活动现场
患者居家透析 专家云上指导
13日晚上10时,家住武昌南湖罹患尿毒症的方先生准点上床,熟练地将透析导管与床旁的自动腹膜透析仪相连,并很快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晨7时,从睡梦中醒来的方先生,将连接在自己腹部的透析管路断开,并在手机上轻点几下,指令机器自动计算后将数据传输至“武大云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的慢病管理医生端后,便洗漱上班。
早晨8时,刚走出家门的方先生接到医生随访电话,提醒他:“凌晨2时许,腹透液流出时间达到38分钟,应该是晚上睡着压着管子了,后面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其他的数据都正常。”
这是“武大云医”智慧腹膜透析的一个现实场景。方先生是现场参加14日启动仪式的50位透析患者中的一员。他感慨地表示,这种“智慧腹透”模式,让自己摆脱了每周2-3次赴医院透析的奔波之苦,“生活质量一下子就大大提高了不少!”
“武大云医智慧腹膜透析”项目负责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万军副院长介绍,“武大云医”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将医疗场景延伸到“云端”的新型诊疗模式,其中“智慧腹透”模块包括日常腹透数据穿戴设备/手动收集、复诊指标全周期监测、危急值自动提醒和腹透医药耗材下单物流。该模块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腹膜透析模式,可以全周期监控腹透患者居家腹膜透析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将极大推动腹膜透析的开展,更高效地管理更多的腹透患者,为饱受线下奔波和排队之苦的患者带来福音,更为偏远地区患者带来极大便利。
“腹透优先”已成肾脏替代治疗新共识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病内科主任王惠明教授介绍,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的一类疾病,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脏移植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治疗手段。腹膜透析是一种居家治疗方式,能利用自身腹膜的半透膜功能达到肾脏替代治疗的目的。相较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具有保护残肾功能、耗费医疗资源少、保护隐私等优点。在透析早期,其疗效与血液透析相当。
由于腹膜透析对患者、家庭、社会各方的综合优越性,尿毒症患者“一体化治疗,腹透优先”已成为肾脏替代治疗领域的共识。我国香港和南美部分国家已经全面实施“腹透优先”的政策,其中香港地区腹透患者占尿毒症人群70%以上。根据国家透析登记系统(CNRDS)数据,截止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累计血液透析患者约63万,新增血液透析患者增约13万,累计腹膜透析患者约10万,新增腹膜透析患者1.7万。中国大陆地区腹膜透析治疗的普及率显著低于血液透析。而在湖北地区,截止2019年底,血液透析患者约3万例,腹透患者约3000左右,腹透占比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限制腹膜透析发展的原因,除医保政策、技术因素外,还包括患者居家治疗的监督缺失。王惠明介绍,目前现行的腹膜透析治疗模式是早期院内短期培训—院外自行治疗—间断回院随访,患者因交通、文化层次、经济等因素,主动随访的意愿和效率不满意,导致腹透患者的院外治疗缺乏有效管理,治疗效果欠佳,也存在潜在的医疗纠纷风险。
“在5G+医疗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武大云医智慧腹膜透析’应运而生。”“武大云医”负责人、门诊管理服务部孙璇主任感慨,随着腹透人群的逐渐扩大,亟需在医疗机构和腹透患者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和监控渠道,促进腹膜透析的发展,提高腹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
“智慧腹透”让居家腹透成为现实
“武大云医”智慧腹膜透析模块负责人肾内Ⅰ科副主任梁伟教授介绍,目前“智慧腹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自动,像前面方先生这样通过与互联网医院连接的自动腹膜透析机,患者晚上十点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七点起床结束透析,就直接去上班,完全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另一种是半自动,在居家环境下,每隔4小时通过辅助腹透仪进行透析,后者自动连接武大云医APP,上传每次腹透的相关数据后,医护人员即可实时监控和预警分析。“不论是哪种方式的“智慧腹透”,都能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的慢病居家便捷管理,免除透析患者奔波之苦。”
不仅能解决居家腹透监测的痛点,还能起到治疗的作用,这也是“智慧腹透”不同于其它互联网智能穿戴设备的最大不同。梁伟进一步介绍,在“智慧腹透”之前,肾内科医生最大的困惑就是,病友没有办法精准记录,及时发现居家腹透患者出现的问题。现在有了这个为患者提供的“从院内到居家”的智能化诊疗管理平台,医生能及时获知患者腹透效果,并依据病人端上传的数据,修改自动腹透机的相关参数,及时处理相关风险。
目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管理的湖北省内患者已达600余人。而目前能真正享受到“智慧腹透”的患者还只占很小的比例,这也和病人的知晓度不高有很大关系。
王高华院长表示,“武大云医智慧腹膜透析”项目是5G应用于慢病智慧管理,推动医疗数智化转型的创新实践案例。项目旨在结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病内科作为肾脏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湖北省肾脏病质量控制中心、全省腹膜透析中心的优质专业资源,依托“武大云医”智慧慢病管理平台,融合大数据管理、信息互联、人工智能、多功能场景应用等技术,构建流程更便捷、服务更高效、管理更精细、保障更科学的智慧腹膜透析服务,打造成引领智慧型腹膜透析领域的标杆性项目。
梁伟介绍,实现居家“智慧腹透”仅需几个小步骤: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就诊确定需求后,下载武大云医互联网医院APP并注册成为用户,点击首页“健康测一测”栏目中的“更多设备”,绑定腹膜透析仪,即可查看和手动记录腹透数据,并实时享受“云医”专家指导。